Founded in 2020.
Based in Vancouver and Shanghai.
BMOH (Build My Own House 我房由我造) is a cultural brand co-founded by artist One Perchen and designer Chandi.
「在不断追求创新的过程中构建理想的稳定性」
由艺术家 One Perchen 和设计师 Chandi 共同主理的文化品牌。创立于2020年。创造物包含播客、艺术评论及出版物等。
Her艺庭
字母歌
艺术虚构短篇
随便聊聊
弱辐评论
联系我们
合作系列
buildmyownhouse@outlook.com
媒体社群
微信公众号: BMOH我房由我造
弱辐评论
评论篇
朋友,还在追求摇摇欲坠的时尚吗?
Back
返回
返回
撰文|One Perchen
1700s 一幅路易十四的肖像画细节,图片来源网络
10世纪的波斯,贵族男士为了配合马镫,穿着高跟鞋。西方到十七世纪末之前,高跟鞋都是男性气概和社会地位的代表。
不久之前,在参加完一场长达四小时的活动之后,我几乎需要用意志来拖拽死在高跟鞋中的双脚。远处的电梯门很讽刺地由一位善良的绅士稳稳保持住——它没有无情关上——我便得有情意地加快步伐。刚进电梯,对方似乎是想缓解气氛,便向我抛来一句:Why High heels,right?(为什么非得是高跟鞋呢?你说是吧?)是啊,这个问题从未没有被人们真正地回答过。
在维基百科上,高跟鞋的其中一项定义是,突出女性步态的特定生物力学性能,人为地增加女性气质的工具。而在一些相关的研究中,研究人员们试图检验高跟鞋宣称它拥有的,对女性的帮助是否属实。比如,有一项研究是针对“高跟鞋和女性腰部曲率”,再进一步实验高跟鞋和女性性吸引力的关联。(请原谅我在看到在研究团队众多成员中,只有一名女性时,心中发出的冷笑。)我不确定这些研究在得出相对确定的正面结果后,能为女性做的有多少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它能为广告营销锦上添花。不管是它是最直接的增高工具,还是它能成为穿着者的心理支撑,它的存在感都垄断着各个场合。
“别走得像马一样。”
这是在穿上高跟鞋之前,来自世界温馨的叮嘱。还未驾驭高跟鞋的人很容易将小腿绷直,身体靠后,膝盖微弯曲,用一种尴尬的姿势行走。它本身带着某种难度,众多门槛。和时尚界所有的单品一样,要获得这种华丽,就要付出代价。这项买卖已经成交,只一昧说它不舒适的话,已经没人要听了。贝内特(Arnold Bennett)说出了所有人对此惯用的解释,“一项事业可能不方便,但它是伟大的。它就像香槟或高跟鞋,你必须准备好为此付出代价。”(A cause may be inconvenient, but it's magnificent. It's like champagne or high heels, and one must be prepared to suffer for it.)
在欲望都市最新衍生剧《And Just Like That...》中,凯莉做完胯骨手术以后,复健师问她:目标?她回答:穿回我的高跟鞋(Back on my heels)。
欲望都市衍生剧《And Just Like That...》,图片来源网络
不可否认的是,这世界上仍有众多的女性视高跟鞋为可拆卸的身体的一部分。她们不是感受不到在脚上安营扎寨的疼痛,可是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成员,规则是逃避不掉的。Summer Brennan 在其名为《性、权力、压迫:为何女人穿高跟鞋》的文章中描绘了一个令人艳羡又充满冷酷的场景,“在纽约市的那段日子里,我几乎每天都穿着高跟鞋。我自己没有多少权力,但我在联合国工作,一个有权势的人聚集的地方。这是一个充满西装和领带、裙子和丝绸衬衫的地方;长篇演讲和咄咄逼人的空调;阁下和主席女士,以及闪亮的翼尖,还有,是的,高跟鞋。我脑海中有一种我想体现的女人的形象——专业、女性化、沉着——我年复一年地看到这些女人,从后台到权力大厅,以及她们坐在女厕所旁边的长凳上,换进换出舒适和不舒服的鞋子。”
当我们看到身材修长的女人踏着尖锐的高跟鞋,我们本能地认可她的危险和决心。她可是有备而来啊,人们会互相通传。工作场所中的高跟鞋是更大、更复杂的显示规则运作的一部分,在权力关系面前的高跟鞋是一种杠杆,而在生活实用性上却如同Christian Louboutin说的,高跟鞋让一个女人慢下来,让男人有更多的时间看她。(或者说,干脆也让其他女人们也加入观看的阵营。)至于高跟鞋能带来的那种美丽感觉只能相对地排在后头,在一种幸运的状况下成为自由选择的结果。长久以来,人们用自己对规则的遵循,维持并延续权力机器运转的正当性。
无论好坏,高跟鞋现在都是女性最公开的鞋子。这是一双为了活动、展示、表演、权威和城市化而存在的鞋子。在某些情况下,它甚至是最正式的,甚至是必需的。高跟鞋有点像女性的领带,因为没有它们,我们很难看起来既正式又女性。
卫报《性、权力、压迫:为何女人穿高跟鞋》Summer Brennan
土耳其艺术家 Vahit Tuna 创作了一个关于家庭暴力的装置。通过将 440 双黑色高跟鞋放在巨大的墙壁上,每对代表一名于 2018 年被其伴侣杀害的土耳其女性。
每个人都充满体面的性感,体面的强壮,每个人都如他们所说的那样。这该是个多么美好的社会,不是吗?皮鞋和高跟鞋在不同地面上发出的声响,向我们保证一切关于自信与力量的焦虑都被良好地照看着。(你以为它们的动静为何总是那么大。)所有努力打扮自己的人们,天真地相信自己的选择让自己一只脚踏入了理想的竞技场。然而,事实上,所有人在这一过程中耗尽力气,转眼发现镀金的通行证并没有把你送去任何与先前不同的地方。
那么,高跟鞋是敌人之一吗?绝对不是。真正的敌人是权力规则霸道的单一,在穿不穿这件事上,或是其他很多事情上,我们从未真正掌握过发言权。在新上映的电影《爱情神话》里,李小姐在和老白一夜情后,匆忙溜走时崴断了那只Jimmy Choo的后跟。
电影《爱情神话》,图片来源网络
没错,我们今后仍会穿着或昂贵或实惠的高跟鞋,也仍会无可奈何地被这些符号象征着。但这无妨我们始终需要鞋跟断裂后,猝不及防摔进的清醒时间——疲惫又委屈地看着那不再履行义务的高跟鞋,她是否会想起“编织起她乖戾命运”的一切?